永安宫内,文皇后斜靠在软榻上假寐,管嬷嬷轻踩脚步到跟前时,略有踯躅。

“什么事?”不想文皇后却在这时睁开了眼睛。

管嬷嬷只好上前禀报:“启禀娘娘,杨嬷嬷和臧嬷嬷正在殿外,等候娘娘传唤。”

文皇后稍微愣了一下,忽然想到了什么,猛然抬头问道:“可是翰儿回来了?”

这两个人是她专门送去给林倾宸教习宫中规矩和金萨国礼仪风俗的,她们既然已经回来,那是不是代表着翰儿一家三口也就回京了?

管嬷嬷一边扶起已经下地的文皇后坐到梳妆台前,一边笑着回答:“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,娘娘是不出永安宫便知道天下事了。”

文皇后略微发福的脸上露出慈母般的光彩,由着梳头宫女重新插簪装扮,“知天下事又如何,本宫对外求的是国泰民安,对内的求的不过就是儿女能在跟前,和和美美的过日子。如今,浩儿、宇儿妻儿都在跟前,就差翰儿一家三口还未团聚,我纵然母仪天下,也少不了一颗平常的慈母心。这一次,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们一家三口留在京城。”

虽然还在为翰王归来的消息而喜悦着,但是眉宇间还是染上了淡淡忧愁,这些年也真是苦了这孩子。

管嬷嬷心里叹了一口气,只怕皇后是心有愧疚,觉得当年轻易就将翰王送出去,让他小小年纪就担负这万人之重任,如今虽然天下大定,但母子之间缺失的那段岁月终究是弥补不回来了,“娘娘不必担心,两位教养嬷嬷说翰王妃性子温婉,又是翰王亲自挑选的。日后多叫进宫来说话,日子久了就连石头都会暖热的,如今翰王妃又身为母亲,自然也会体谅娘娘的一片苦心。”

文皇后脸上这才又恢复了之前的笑容,对立在内殿两侧的宫女说道:“通传吧。”

杨嬷嬷和臧嬷嬷行过礼之后,规规矩矩地站在文皇后面前回话。

“快说说我的孙儿可好?长得像谁?名字起了没?”文皇后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。

杨嬷嬷上前一步回道:“小王爷长得可好了,从出生到现在连个小感冒都没有,长得和翰王有七分像,小名儿叫容儿,大名叫博容。翰王妃知道娘娘挂念翰王和小王爷。就让奴婢先来给娘娘报个信,一路都平安。”

文皇后点了点头,又问了二人一些林倾宸的问题。就让她们退下了。

“你怎么看?”文皇后问管嬷嬷。

管嬷嬷是文皇后从做姑娘时就用惯的人,到了今时今日,在文皇后身边不但肩负着管事嬷嬷的重任,更是一个遇事可以商量的人。

管嬷嬷就说道:“翰王妃很聪明,也很会收买人心。若是天性如此倒也是翰王的良配。若是刻意为之,只怕是个心胸狭窄之人。”

文皇后也不急着下定论,就吩咐道:“将正四品以上的妃嫔、王爷、皇子、公主都请到永安宫来,晚上宫里为翰王一家归来举行家宴。”

此消息立刻下达到众人耳中,尤其是宫中女眷,更是将翰王归来的消息送给最想知道的一些人。

林倾宸忍住心里的好奇。屏气凝神的端坐在轿子里,思量着迎接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场景。从宫门外下了马车,坐上专为皇宫女眷准备的轿子。也不知道走了有多久,拐了多少弯儿,没有人提示还要多久才会到皇后娘娘住的寝宫。

心里多少有些忐忑起来,皇后娘娘会不会喜欢自己?要是不喜欢该怎么办?这些冒着傻气的问题就涌了上来,手里攥着的丝帕也早就被汗水浸潮了。就算当年被选为和亲新娘也没这么紧张过。

“翰王妃,永安宫到了。请下轿。”前来引领她的小太监在轿子外面说道。

林倾宸就按照教习嬷嬷教导的,轻轻的回了一声,“好!”

外面随行伺候的宫女这才掀起轿帘,其中一人将手伸了进来,林倾宸伸出右手轻轻放在那人手背上,然后跨出轿子。

进入眼帘的雄伟宫殿上用隶书书写着三个烫金大字:永安宫。

正是当朝皇后娘娘住的宫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