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,历来为军事要塞。

这里的长城前汉时始筑,后汉几经修补,如同两条长长的臂膀,从日勒城北墙两边伸展出去,在泽索谷地段绕走廊北山起伏蜿蜒。

向西的一段,在经过日勒城约五里后,折向龙首山中,穿峡谷,越峻岭,直抵山丹。

所以,扼守住日勒县,就等于掐住了整个河西走廊的脖子和咽喉。

因此,当时朝庭把都尉府设在这里,也就可想而知了。”

马腾问:“日勒此地,以哪种民族为多?”

高何奇说:“史有明载最早在此居住的,当为乌孙族。

秦时,西戎一个叫月氏的部族,赶走了乌孙族,独占了河西走廊,游于祁连敦煌之间。

他们没有长期定居的村落城邑,随着畜群逐水草丰美之处移徙放牧,称之行国。

司马迁《史记》说当时月氏有一二十万能弯弓善射的骑士,可见国力强盛,人口众多。

那时的大草滩上,焉支山畔,弱水两岸,不少较为开化的月氏人在此繁衍生息,放牧畜群。

秦二世胡亥元年,北方匈奴族头曼单于,送他的儿子冒顿到月氏作人质,后来逃回匈奴,杀父自立,称冒顿单于。

他加强内部组织,健全军事制度,国势逐步强盛。

冒顿首先向东灭亡了活动在今内蒙、东北的东胡,接着向西击败了月氏。

汉文帝前元三至四年,冒顿再次击败月氏,迫使西迁。

汉文帝前元十四年,匈奴老上单于联合乌孙,大举进攻月氏,杀月氏王。

月氏大部被迫移徙西域,叫大月氏,残留部众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,叫小月氏。

河西地区被匈奴占有,当时此地属匈奴右贤王下属的浑邪王管辖,历史上把河西地区叫作‘匈奴右地’,严重威胁前汉帝国。

汉文帝和汉景帝一面防御匈奴的侵袭,一面发展生产,恢复经济。

经过四十年的努力,国库充实,军事力量逐渐加强,到汉武帝时,开始执行主动出击、集中力量用兵匈奴的战略方针。

元狩二年春三月,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骑兵万人,从陇西郡出发,经青海河湟地区,沿今大通河,穿大斗拔谷,过焉支山千余里,与匈奴激战,俘虏浑邪王子,缴获休屠王祭天金人,大获全胜。

春季河西大捷鼓舞了汉武帝的信心,同年夏,又派霍去病和公孙敖从北地郡出发,分兵两路进攻匈奴。

霍去病过居延泽,南折觻得,跨河西走廊,攻祁连山,俘虏匈奴单桓、酋涂诸王及王母、王子五十九人,相国以下将军、都尉六十三人,匈奴在河西的力量被彻底击溃。

同年秋,匈奴伊稚斜单于对河西浑邪王、休屠王损兵折将,丧失土地大为恼火,要杀掉他们。

二人恐惧不安,派人与汉联系,准备投降。

武帝派霍去病率兵迎降。休屠王反悔了,霍去病率精锐部队急行军与浑邪王会见,杀死休屠王,合并部众数万人降汉。

朝庭安排他们在黄河河套以北边塞地区驻牧,名为‘属国’。

短短一年内,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,史学家称之为‘断匈奴右臂,张中国之掖’,那一年霍去病才二十岁!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