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鞅没有疯,他只是在看从赵武在世时期赵氏部署下的事业,清理掉“不合群”的卿位家族,为更大的事业而努力。

什么更大的事业?好好猜啰。

在赵午被杀的消息传开之后,尽管大家已经早意料到会发生大事,真心没有想过事态会是这么一种展开。

听到消息的贵族,他们也就不知道“又婊又立”这个说法,不然绝对会第一时间对赵鞅得出那种结论。

赵鞅一方面各种强调法度,另一方面却是无视了“程序”,甚至是在赵午上门拜访时,直接干了戕害的事!

人家赵午拜访的时候可是很符合礼仪流程,先派出家臣前往知会,再以恭敬的姿态上门,然后变成是在送人头?

问问,就问问,以后谁要去赵氏家里作客,会不会想到赵午的送人头,心中会不会揣揣吧!

那一天,好多贵族都懵逼了,着实想不明白赵鞅为什么会干出那种事情。

作为赵氏盟友的魏侈和韩不信隔天才去见赵鞅,询问为什么要那么做。

赵鞅自然是有自己的盘算,面对盟友的诘问,没有嚣张地回答“杀也就杀了”的话,告诉魏侈和韩不信的答案是:赵午不知悔改还非常嚣张,导致自己情绪一时没有控制住,激愤之下将赵午杀了。

面对这么一个结果,国君很开心啊。

尽管国家乱起来会让晋国的国力受损,但是国中不乱,国君就没有机会让公族得利。

面对卿位家族势大的局面,国君很清楚情势不得到改变实在不行,真的不改变自己就该成为周天子那般的招牌了。

在赵午被杀的消息传开之后,智跞特地去了一趟宫城谒见国君,直接表示道:“中军佐擅杀邯郸大夫,此例一开,国中必是人人自危,重演悼公旧事。”

国君只想出现变局,不会去乱出现变局的手段是什么,沉默了一小会之后问道:“卿将如何?”

智跞说道:“若邯郸大夫果为叛逆,臣自当领兵而伐。如今邯郸大夫未宣罪而遭戕,臣实难有作为。”

事实就是那样,一名贵族没有定罪就被杀了。哪怕这名贵族真的犯了叛国罪,死了也就等于任何罪名都是一种“盖棺定论”了,很难以令中立方信服。

未来国内的贵族必定会陷入人人自危的状态,晋国恐怕是做不到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了!

智跞真心觉得国君被赵鞅坑了,说却是不想多说,只是劝道:“此例一开,国无忠臣,君上不可不察也!”

“事情是赵鞅干的,关寡人什么事?”国君心想。

智跞见国君无动于衷,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,心里低叹了一声,张嘴说道:“臣染风寒,无以领兵,请君上另行任命统兵之将。”

国君又不是没有消息渠道,心想:“你家的智申到处跑,集结起了四个‘师’在待命!不过算了,既然你想躲,那就躲着,正好用来制衡赵氏,以免情势真的失控。”

只是吧?这一次智氏什么都不干,智跞是个怂逼的定论绝对要被坐实了,以后谁提起智氏都会带上蔑视的心理。

智跞回到家,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谁也不见。

他愿意有一个怂逼的名声吗?可能的话,谁又愿意有坏名声,纯粹是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有限,再来就是智氏的状况只是得到改善,内患方面一天不彻底解决,一天就是还处在外强中干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