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来的武器之中没有戈,原因当然是智瑶发现戈已经开始不适合当今时代的战场。

真实情况是,到了战国初期单纯的戈就被各国所淘汰,取而代之的带有“矛”的矛戈。

这一点楚国走在中原列国前面,他们很早就开始在干普及矛戈的行动,相反中原列国要进入战国时代才行动起来。

“我要不要训练骑兵?”智瑶有这个困惑很久了。

中原列国都不缺马,区分在于每一个家族所持有的数量以及质量。

比如说,很久之前晋国的所有家族之中,马匹数量最多的是赵氏和狐氏;后来狐氏从晋国脱离,变成了赵氏和魏氏拥有的马匹数量最多。

魏氏为什么会有大量的马?他们很戎人有着很久的交好过程,尤其是在魏舒时代干了“和戎”的事业。

所以,赵氏的马是自己培育,魏氏的马则是来自与戎人的贸易。

智氏虽然在拥有马的数量上跟赵氏、魏氏没得比,不代表智氏拥有的马匹数量就很少。

如果智氏真的缺马到某种程度,怎么组建起那么多战车的?

“我之所以在迟疑,纯粹就是因为家里的马,它们的质量着实堪忧啊!”智瑶很无奈。

拿这一次智瑶跟芬嬴订婚来说事,赵氏给了一千匹马,其中大部分马的质量就明显胜过智氏的马。

以平均数据,智氏的马,马背高度平均在一米一左右,耐力方面倒是可以,但是不存在什么爆发力,明显就不适合作为骑兵使用。

不知道是赵氏刻意挑选,还是他们养育马的技术很好,一千匹马的平均马背高度为一米二十,耐力和爆发力也比智氏的马好很多。

别小看马背高度只是多了十厘米啊!

骑马背高度一米一十的马,骑手可能就双脚着地,多了十厘米则至少还能晃悠。

骑兵什么时候最凶猛?当然是他们集团冲锋的时刻了。因此对骑兵来说,马的爆发力至关重要!

得自赵氏的马被智瑶安排到“智”地以北的黄河西岸。那边现在还不属于秦国的地盘,归属于智氏的势力范围,由于根本没有开发的关系属于原生态,最重要的是平原地形,非常适合用来牧马。

智瑶已经让智氏善于掌马的人从中挑选,挑出最为优质的种马以及母马,尝试再培育出更优质的马出来。

“刀盾?矛戈盾?”

智徐吾和子路对于智瑶坚持训练带盾牌的兵种有点迷。

他们还是从智瑶这里知道“刀”怎么写,又是个什么意思。

一手长柄大砍刀和一手持塔盾;一手矛戈和一手持小圆盾。这就是智瑶想要尝试练出来的两个兵种。

其实,长柄大砍刀就是柄短了一些,要不然能视为关刀。有这样的武器,再加上一面塔盾,它在汉代被视作朴刀兵的一种。

因为着实是没有概念,智徐吾和子路只是表现出惊讶,还要在后继看看实际效果再发表其它意见。

智瑶干脆就让挑点人过来,实地地进行着装和武装。

有了“模特”的存在,再加上智瑶教导初步的使用方法,本身对军事就非常擅长的智徐吾和子路一下子有点琢磨明白了。

“若刀柄略短,配之圆盾,或许更佳?”子路说道。

智瑶心想:“很传统的刀盾兵啊?这个不用练,各个家族都有这种专门用来破掉‘阵列线’的士兵。”

区别在于那些士兵的武器是短矛或剑,盾属于一种必备。

看懂了是个什么情况,智瑶由展示了新兵种,不对,夏朝和商朝已经有拿重武器的兵种,不过夏朝和商朝士兵拿的是“钺”,智瑶弄出来的是战斧兵。

智徐吾和子路看到战斧兵拿的战斧有矛的部件,再加上看着很有份量的斧,“模特”身穿胸甲以及相关配套。

这一刻,智徐吾和子路都在想:“光是看着就很凶残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