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到一定的岁数是会那样,真出现了那种状态,余生几乎就是硬熬,活得痛苦不说,什么时候双眼一闭就再也睁不开了。

因为身体状况的原因,智瑶免去了孙武负责两宫的担子,仅是保留国尉一职。

说是孙武仍旧担任国尉,其实已经无法履行职责,更像是领死工资的顾问,事情皆是副手在处理。

只是吧,孙武近来的话是真的越来越敢说,某些时候搞得智瑶尴尬又进退不得。

比如现在,直接表明原国就是不想楚国、宋国和越国和睦,只有智瑶和孙武在场,说出来当然没有问题。现场可是有不少人,即便没有他国的人,谁敢保证那些话不会传出去呢?

这个世界就是那样,很多事情只能做不能说,倒不是虚伪什么的,纯粹就是不想落人口实罢了。

说到底,真的做了什么被拆穿,大不了就是被拆穿,搞到别人拿自己曾经讲过的话抛出来左证,再不要脸也会心里尴尬的吧?

智开的大婚已经举行完毕,大多数前来参加婚礼的人却是留了下来。

因为“中京”只是建设到一半的关系,其实显得有些乱糟糟,真正完工的也就宫城这一部分。

恰是外城还在建设当中,安置来客只能将宫城的一部分划出来,临时作为驿馆之类,再开放一部分作为赏玩的地方,某些人不想碰面都困难。

前来参加原国储君大婚的人,他们见识了原国宫城,除开感概占地面积之广外,无不被高大雄伟的建筑物所震撼,只不过他们的表现只能通过一些人的嘴让智瑶知晓了。

或许是“非壮丽无以壮威”真的管用,可能是原国着实强盛,位处山东的几个袖珍诸侯国先后递上了内附的请求。

今天,智瑶跟众臣进行的就是要不要答应那些袖珍诸侯国内附的讨论,期间会涉及到要不要派兵去把在当地一直作乱的匪盗剿灭。

距离盗跖带领奴隶起事已经过去十八年之久,他们后来就是去了小国林立的山东地区。

曾经的鲁国对盗跖领导的队伍能够剿灭却选择视而不见。这是鲁国想借盗跖的手削弱那些小国,再出兵将小国进行吞并。

后来,原国兼并了鲁国,想剿灭盗跖的队伍并不困难,一样采取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。

盗跖并没有逍遥多久,潇洒了七年就因为内讧被杀。

那些起事的队伍分分合合,一直在那片区域肆虐,期间甚至还敢袭击原国的辎重队。

历经原国出兵前往算账,一杆杆插着脑袋的木杆绵长足有二十里,可算吓得那些家伙见到原军就跑,甚至都不敢袭击路过的原国人。

小国并没有原国的威慑力,他们一旦发现成群的匪盗接近只能紧闭城门避祸,搞到连基本的农业生产都困难,想消灭匪盗又没有那个能力,硬撑了那么多年可算是遭不住,才有了内附的请求。

这一波,那边的所有小国可能是约好了,一致请求成为原国的一部分,其中的几个国家早就名存实亡也来凑热闹。

“儿臣以为诸侯如此乃是彰显父王仁德,大可成全其美意。”智开大婚之后就不再用‘孩儿’这个自称了。

讲实话,智瑶同意那些小国内附,还真的是在做好人干好事。

几个小国里面,人口最多也就两万多,更多是只剩下数千或更少的类型。所有的小国总合起来,人口还不到五万人。

智瑶刚要开口说话,结果又被孙武截了。

孙武笑呵呵说道:“若是成全,为彰显仁德,是否赐爵?彼君地不过一县之大,乃至一县之地亦无,口众寡而弱,得之宛若于无。纳之,爵之低可由之为男。大原男爵方有几人?”

那些都是事实,人家内附总是要赐爵,甚至为了彰显仁德,要不要赐予另外一些什么?最大的可能性是他们上交的不多,智瑶却要亏本赏赐回去。

智开被孙武说得一愣,皱眉说道:“我知国尉顾虑,只是……此些诸侯开此先例,与我有大利!”

之前还能讲一大串话的孙武,不到一会的功夫却在座位上打起了盹。

搞这么一出,直接把智开搞得哭笑不得。

随嫁过来,初步在原国朝堂任职的熊真起身,说道:“大王,臣以为太子所言甚是。接受小国内附可彰显仁德,亦可使他国倾心与大原,内附或将为成例。”

不止楚国公主有随嫁大臣,宋国和越国其实都有,一样被安排了职位。这个也是当前时代的一种习俗。

历史上楚人能在秦国得势,便是这种习俗所导致。硬要再说点什么,只能说外嫁的楚国贵女够厉害,要不然其他国家也有出嫁往来,偏偏无法把控秦国的朝堂。

好事自然是好事,问题在于亏本的问题。

当前儒家还在努力壮大,源于原国的基本国策,儒者哪怕能在原国有官职也无法爬上高位,为了面子工程而去铺张浪费或干亏本买卖这种事,没有人会为之摇旗呐喊。

孙武说得很对,原国现在才有多少名男爵,哪一位又不是有着赫赫战功,一旦接受那些小国的内附再赏赐爵位,仁德固然是仁德了,凭借战功获得爵位的人会怎么想?

可是,小国主动请求内附确实是一件好事,也是原国另一种扩张手段的尝试。

这里面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,好些名为国君,治下人口可能就数百乃至更少,土地更是没有一寸,他们都跑来内附。

但凡这些国君有治下的土地,再小也是土地,不会搞得智瑶那么为难。

原国真的答应没有疆域的国君内附,再给予赏赐,好事也将变质啊!

智瑶目光寻来寻去,最后停在程朔身上,吩咐道:“中司马,你且调查请求归附之人底细。若有冒充……,直接处置。”

什么叫冒充?不是有没有一国之君的法统,完全是有没有治下疆域,人口又是多少。

这,其实是最稳妥的做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