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,越王勾践麾下的十万大军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种拖累,并且会随着时间不断流逝,他们的粮秣消耗越多,显得更加明显。

说白了就是越军的补给线已经被切断,人越多的消耗就越大,支撑的时间肯定越短,一旦出现缺粮情况都不用原军再去强攻,他们不是爆发内乱也要选择投降。

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,比如越军拼死进行突围?

在刚才,司马穰苴与众将校商议完,派出使者前往越军处,去干劝降的事情。

“越王绝无投降可能。”范蠡古来知道这事,讲了一句很笃定的话。

司马穰苴看似随意地问道:“为何?”

范蠡多少有些感概地说道:“越王早有卧薪尝胆之举,天下何人不知也?”

那么就是说,哪怕越王勾践是真心诚意想投降,超大概率不会被相信,一旦被俘必定会严加看管,乃至于很快就被暗中杀死,不可能再给一次上演东山再起的机会。

想当初,夫差或许在某些事情上折辱了勾践,总的来说还是给予勾践符合身份的礼遇。

当时的勾践另有所图,愿意给夫差尝屎问病,睡在柴房等等,无一不是在磨砺自己。

明明很凶蛮的夫差没有杀死或囚禁勾践,一点都不附合吴国人的做派。

后面,夫差更是将勾践放了回去,结果吴军北上之后被勾践偷了老巢。

不管是卧薪尝胆,还是三千越甲吞吴,相关的典故其实只教会后世人们一个道理:欲做大事者,决不可心慈手软!

范蠡很慎重地对司马穰苴说道:“将军,越军怕有拼死一战之志。”

在过去的几天,越军只是龟缩不出。

原军这边在猜测越军是胆怯了,还是蓄积力量准备突围。

司马穰苴更倾向于认为越军在准备突围,并且知道越国水军被困某个海湾后,认定越军一旦展开突围会选择西南方向。

现在,有一个为勾践效力十多年的人说越军要拼死一战,只是让司马穰苴更加坚定自己的猜想。

毕竟,越国水军是被困在海滩之上,一定会派人跟越王勾践取得联系。

那么,关于越国水军被堵住的消息肯定传到越王勾践的耳朵里,他们失去了海上的退路,朝东北方向的东来突围不是不可以,问题是退到东来之后没有水军的接应,要怎么回去越国本土呢?

退到东来那边,没有坚城可以固守,更没有险要的地形可以作为依托,补给什么的在地广人稀的东来更是指望不上。

这样的话,以其绕来绕去损失更多的有生力量,不如带着决死意志一路向西南突围。

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,原国是投入三个军团了没错,不代表原国只有三个可以参战的军团。

即便原国还需要防备宋国、楚国或其它哪个势力,再出一个军团径直入侵越国本土的兵力总是能够拿得出来吧?

往更坏的方向去想,原国没有入侵越国本土,宋国和楚国有没有可能去入侵?那并不是有没有可能的事情,应该说宋国和楚国在知道越国面临那种状况的情况下,他们是一定会动手的!

越国的主力被困在“琅琊”这个一隅之地,继续拖下去的话,越王勾践的老家就要没了,越王勾践不带着军队拼命,除了等死真的没有了其它出路。

范蠡又比较突然地问道:“不知陈国与越国关系如何,近期可有频繁联络?”

这点司马穰苴早就考虑到了,只是很难进行求证。

越国哪怕有大臣被原国所收买,亦或是他们看到越国这艘船要沉没买好原国,真不是想要递消息就能递。

说得再难听一点,越国被收买的人或是谁传来消息,司马穰苴都不可能全信,要根据那些消息做点什么是原国中枢要考虑的问题,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消灭越国的主力。

范蠡见司马穰苴没有反应,涩声说道:“陈国渡海迁徙,不缺海航之船。陈国君臣如有选择,怎会坐视越国灭亡?”

还真的有那种可能性,也就是陈国派来船队试图接应越军,或者尽最大努力将越王勾践救出去。

至于陈国将越王勾践救走之后,他们要怎么处置越王勾践,看的是越国接下来会能不能存在。

越国能继续存在,陈国会让越王勾践回去“会稽”继续抵抗。

换作越国很快覆灭,陈国就该拿越王勾践的首级向原国邀功了。

司马穰苴知道范蠡跟随船队太久,所知道的信息已经有些脱节,想了想说道:“宋国遣使,欲与大原结盟瓜分越国。”

“是否有诈?”范蠡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个。

司马穰苴没有评价,只讲已经知道的事实,说道:“两万宋军过‘邳’地已入越境。”

范蠡觉得宋国使诈,纯粹是出于唇亡齿寒的看法,听到司马穰苴后面那一句话,不由露出苦笑,评价道:“宋国君臣……贪利如此?”

这么说吧,就算宋国这一波在越国身上占再多的便宜,仅是让楚国从此不信任宋国,原国就是赚大了。

更不用说原军困住越军主力,结果宋国跑去占便宜惹怒原国的事实。

范蠡其实是想评价宋国君臣有够愚蠢,站在原国的立场,话不能那么说而已。

司马穰苴知道范蠡对越国还有感情,不愿意做任何的评价。

其实范蠡对越国有感情是正常的。他帮助越国从一个弱国变成强国,害怕被勾践杀死才辞官离开,心里肯定不希望自己曾经为之努力做大做强的国家就那么没了。

司马穰苴笑着继续往下说道:“亦有六万楚军东向侵入越国。”

范蠡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,道:“大原已与宋、楚结盟?”

司马穰苴答道:“并无。”

好吧,一下子让范蠡直接无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