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16周的样子。”

瓦兰斯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,嘴唇动了几次,都没有说出话来,似乎是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。

“怎么,你们的工人已经流失了吗?”高凡问道。

瓦兰斯道:“也不能说都流失了,还是有一些工人在家里闲着的。但如果要接下这么大的一个订单,而且16周之内就要交货,光靠这些人就远远不够了。”

“你是说,先前被你们裁撤掉的那些工人,都被其他企业招聘去了?”鲍勃问。

瓦兰斯说:“只有很少的一些去了其他企业,大多数人是进城去了。”

“进城干什么?”

“干什么的都有。开出租车的,去商店做销售的,去酒店当招待的。总之,就是不再干工业了。大家都知道,干工业是没有前途的,所以年轻一点的工人,都改行了。”

鲍勃皱了皱眉头。关于搞传统工业没有前途这一点,在美国社会也算是共识了,但在来奥丁工厂之前,他并没有太直观的感受。

关于传统制造业衰退的问题,金融界的看法是积极的,他们认为传统制造业利润低,属于应当淘汰的产业。美国只要大力发展金融业就可以了,外国人负责干活,美国负责拿利润,何乐而不为?

鲍勃一向也是持这种观点的,但面对着一个衰败的奥丁工厂,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。

“瓦兰斯先生,照你这个说法,奥丁工厂岂不是要关门了?”高凡问道。

瓦兰斯无奈地点点头:“是的,它的下场只能是关门。事实上,如果不是为了厂里这些跟了我几十年的老工人,我早就该把厂子关掉了。它已经连续好几年亏损了,而且完全看不到转为盈利的可能性。”

“可是,我听说奥丁工厂是你的心血啊。”高凡说。

瓦兰斯叹道:“是啊,这家工厂是我创办的,就像我的孩子一样。可这又如何?现在美国已经不搞化工业了,欧洲和亚洲倒是有需求,但德国人和日本人把那边的市场占得死死的。

“尤其是日本人,他们的劳动力成本比美国要低出一半还多,而化工设备制造是最占用劳动力的,美国企业根本就没有竞争力。”

高凡转向鲍勃,像是随意地说道:“鲍勃,你觉得把奥丁工厂迁到中国去怎么样?中国的劳动力成本,连日本的一半都不到,如果把奥丁工厂的设备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结合起来,是不是能够重振雄风?”

“你是认真的?”鲍勃却没把高凡的话当成玩笑。两个人已经很熟了,鲍勃自认能够看透高凡的心思。

“把工厂迁走是不可能的。”瓦兰斯说道,“我们的很多设备根本不可能搬走,此外,一家工厂也不是光有设备就可以生产的,我们剩下的这些老工人,才是奥丁工厂最大的财富。”

“能让这些老工人到中国去工作吗?”高凡问道。

瓦兰斯坚决地摇了摇头:“这不可能!我们的很多工人连纽约都没去过,他们怎么可能会跑到地球的另一面去工作?”

“那么,你呢?瓦兰斯先生,如果让你到中国去工作,你会接受吗?”

“我?我倒是无所谓,但我去中国有什么用,虽然我过去也是一名卓越的车工,但光凭我一个人,可造不出你想要的那100台离心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