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卫王客气了,其实到达卫境之时,我本欲谴使者至东平送信,通报车马远近,奈何被事务羁绊,耽误了行程,就拖了下来。”

卫王“哦?”了一声,眉头即刻皱起,诧异道:

“不知出了什么事?竟能误了殿下的行程?”

刘秀抬头看了看四周,瓦儿当即会意,带领一众侍从躬身退下。

他转头看向卫王,瞥眼看到缄默不语的刘子瑜,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杀意,语气也冰冷下来:

“不知卫王可知十里街人饿相食之事?”

卫王与宋训文对望一眼,都有些诧异,他们知道刘秀迟早会过问此事,甚至会兴师问罪,但没想到他寒暄未毕,就开口发问,倒让他们始料未及。

就连温雅听到这句话都感到诧异,她心思缜密,立刻明白过来,几乎下意识看向坐在卫王身侧,正绞手低头不语的卫王妃,刘子瑜。

而卫王立刻站起,表情沉重,向刘秀郑重行礼,回道:

“殿下如此忧心百姓,是大汉之福,本王也是半个月前才得知此事,因兹事体大,已于近日向圣上呈递奏章,希望陛下能够谴使彻查,清除兵痞,还百姓安宁,给天下交代。”

他顿了一顿,踏前一步,眼中寒芒一闪而过,对刘秀道:

“不过本王另有消息,说丰城‘征兵’一事别有原因,不知当讲不当讲?”

刘秀淡淡回道:

“卫王请讲。”

刘弘文正想说话,忽见宋训文在旁边站起,跨到卫王身前,向刘秀拱手行礼道:

“殿下,卫王自得知丰城及其周边发生如此惨剧之后,深感震怒,时常夜不能寐,精神恍惚,是以言行多有失当之处,还望殿下恕罪。”

刘秀坐在那里,一动不动,宋训文看不到他的神态变化,也听不出他语气和刚才有何区别之处,只听到一股冷意,透了出来:

“哦?宋大人言重了,卫王一向重礼知仪,怎会‘言行失当’,不过刚才卫王说‘征兵一事别有原因’,不知话从何来?”

宋训文欠身,从容回道:

“在得知‘征兵’一事之后,卫王立即责成外臣督办此事,老臣奉命动身,连夜前往丰城等县,历经一番辛苦,终于和各地亭长一起,陆续捉到几个犯事兵卒,据他们所讲,去村里‘借粮’和‘征兵’是奉了殿下您的命令。”

刘秀听后冷笑一声,缓缓站起,眼眸深邃幽远,不可见底,他就这样盯着宋训文看了许久,也不说话,这般情景不禁毫无威严可言,反倒像是被拆穿心事,说不出话来,恼羞成怒一般杵立当场。

场中的气氛登时变得有些尴尬,就连卫王都错愕在那,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。

而刘子瑜依旧在那里扯紧衣服低垂着头,屋内情况看也不看,仿佛这里的人和事,都与她无关。

温雅见状,在刘秀身后微微皱起眉头,然后伸出手,扯住他的衣摆,轻轻拉了一下。

一如当年那个年幼的三皇子,见到皇帝紧张的连下跪也忘记的时候,她在身后轻轻的拉衣提醒那般。

温雅突然有种错觉,仿佛自己一直这般站在刘秀身后,未曾分开过。

真想就此相持一生,并肩白首。

她在这个时候,在这个地方,发出了这般感慨。

刘秀突然警醒,回头,微笑。

刹那间,温雅心猛然跳动,脸上掠过了一丝喜色,她下意识看了眼对面低头端坐,显得有些局促的刘子瑜,心中竟然有些得意,仿佛幼时和哥哥争糖果得胜一般,尽显小儿姿态。

刘秀轻咳一声,在众人目光中,深深看了宋训文一眼,只见宋训文垂首肃立,恭敬无比。

他随即缓缓转身,目光逐一扫过众人,只见各人表情不一,陈阜新和孙正武两人更是一脸错愕,不敢相信。

而刘子瑜,似乎也感觉到气氛有些异样,终于抬起头来,四目相对,两双眼神似乎在瞬间交融在一起,再也不顾旁人,互相倾诉离别惆怅。

卫王的目光倏地收紧。

片刻后,刘秀才摇了摇头,继续看去,最后目光落在了卫王身上。

刘弘文坦然而对。

刘秀对卫王点了点头,径直道:

“不知卫王如何处理这几个‘造谣者’?”

卫王一愣,道:

“殿下说笑了,丰城‘征兵’一案事关重大,审讯半月不见结果,就连圣上都未有裁决旨意下来,殿下又如何能说他们造谣?”

刘秀目光瞬间如刀,直破面前空气,语气冰冷毫无暖意,冷冷回道:

“因为我同卫王一样,都心系天下,又如何肯做这自毁根基之事。”